这种以技术改造创造利润的事例在新区还有很多。南帝化工通过实施工艺改造项目,去年单位产品电耗比上年下降15%;丁卯热电厂实施的生物质燃料发电项目,不仅可以部分替代热电厂对煤的需求,而且具有低污染、二氧化碳低排放特点,公司每年可减排硫氧化合物、氮氧化合物共1326吨。
近年来,新区多措并举,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去年,全区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1.43吨标准煤,同比下降5.1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.49吨标准煤,同比下降6%;万元gdp电耗0.23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12.8%;cod削减139.89吨,削减率5.1%。
通过落实差别电价政策,新区淘汰了大山铸钢、江峰金属两家高耗能、高污染企业,不仅每年可节约用电500多万千瓦时,同时污染物的排放也得到削减;通过开展化工整治行动,淘汰了兴明化工等5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。
将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相结合,限制、淘汰占用资金大、产出效益小的企业,优化资源配置。新区先后引进了一批环保型和科技含量高、经济效益高、用地量少、耗能低、资金密集型的项目。同时着力抓好造纸、化工和钢铁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。通过新成立的专业小组积极开展工作,重点耗能企业大部分都组织了能效电厂项目的实施、对用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、加装电机变频调速装置、使用节能变压器等,收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。